news
發布時間:2025-08-22
八月暑氣正盛,易出現高溫酷暑、暴雨洪澇等極端天氣,同時各類細菌、病毒、蚊蠅孳生,蟲媒傳染病、腸道傳染病和食源性疾病都進入流行期。近期廣東基孔肯雅熱病例持續增加,加之璧山區地處登革熱和基孔肯雅熱Ⅱ類風險區,因此存在輸入性病例的風險。此時正值暑期旅游、聚會等高峰期,重慶醫科大學附屬璧山醫院公共衛生科特此發布以下重點健康風險提示及防控措施:
風險特征:
夏季氣溫持續攀升、降雨量增多,蚊媒活動愈發活躍,蚊媒傳染病(登革熱、基孔肯雅熱等)的傳播風險也隨之顯著增加。預防蚊媒傳染病,關鍵是滅成蚊、清積水、防叮咬。正值暑假,如前往熱帶、亞熱帶國家及我國南方地區旅游,切記要注意防范。
防控措施:
1.防蚊滅蚊:盡量不在家中或戶外放置易積水容器(如花盆、水桶等);若有積水容器要定期清理積水;水缸、儲水池等加蓋或投放滅蚊誘劑,防止蚊蟲孳生。
2.個人防護:盡量避免在蚊蟲活躍時段(如黃昏和黎明)外出;外出時穿淺色長袖衣褲;使用蚊蟲驅避劑。
3.及時就醫:近期有境外旅居史或者去過疫情高發地區,出現疑似癥狀(如發熱、關節痛、皮疹等癥狀),應及時前往正規醫療機構就診,并主動告知相關旅居史和暴露史,以便盡早診斷和治療。
風險特征:
8月正值“三伏天”,高溫天氣下,人體容易因熱平衡失調和水鹽代謝紊亂而發生中暑;體質虛弱、對高溫適應能力差、過度勞累以及長時間暴露在高溫環境下都會增加中暑風險。
防控措施:
1.保證充足水分攝入。注意要少量多次飲水,可飲用淡鹽水或含電解質的飲用水,少食辛辣刺激、油膩的食物。
2.穿著寬松、透氣的衣物,選擇輕薄、淺色的衣物,有利于散熱。避免穿著過于緊身或黑色衣物,以減少身體受熱。
3.嬰幼兒、孕婦以及患有心腦血管等基礎疾病的老年人,應盡量避免高溫天氣下室外活動,實在需要外出,做好防護措施,避免陽光直曬。
4.戶外工作人員,應嚴格遵守高溫作業規程,根據氣溫預報,調整好作業時間。在戶外作業時一定要采取必要的防護措施。
風險特征:
夏季雨量充沛,易出現暴雨引發的洪澇災害,除了對民眾出行和生活造成困難,還易引發多種疾病的流行,如腸道傳染病、蟲媒和自然疫源性傳染病、接觸性傳染病、皮膚病等。
防控措施:
1.出行前,提前了解目的地的氣象和路況信息,時刻關注當地媒體發布的有關降雨、水情等信息,避免暴雨天氣外出游玩。
2.發現暴雨來襲時,應選擇地勢高、牢固的建筑物進行躲避。下雨天行走時要注意井蓋,發現水面有漩渦、突泉時應繞道而行,同時注意車輛行駛安全,控制車速、謹慎變道。
3.遭受暴雨災害后,要特別注意飲水衛生安全,應飲用開水或瓶裝水,不要飲用生水或地表水,特別是農村家里有水井的更應注意,以防水源水被污染造成的疾病傳播。及時清理居室周邊雨水、垃圾,減少蚊蟲滋生,同時注意防蚊、滅蠅,做好廁所、垃圾、糞便的衛生管理。
風險特征:
夏季高溫高濕天氣容易導致食品腐敗變質,增加細菌性食物中毒風險。隨著雨水增多,野生毒蘑菇和有毒植物生長旺盛,誤采誤食風險加大。
防控措施:
1.把好入口關:不采食野生蘑菇、植物,不食用變質、感官異常食物;飯前便后、加工食物前用肥皂或洗手液洗手。
2.嚴選食材與就餐地:采購新鮮、安全食材;外出就餐選擇證照齊全、衛生達標的餐廳;不購買無證攤販食品。
3.儲存安全:生熟分開存放,避免交叉污染,易腐食品及時冷藏或冷凍。
4.規范食物處理:食物徹底煮熟煮透;生熟食品分開處理,避免共用砧板、刀具;按需備餐,剩菜密封冷藏,食用前充分加熱。
5.及時就醫:出現腹瀉、發熱、腹痛等癥狀,盡快前往醫院就診。
風險特征:
暑假期間,兒童青少年意外傷害風險增加,包括溺水、交通事故、跌落傷、燒燙傷、誤食中毒等。
防控措施:
1.加強監護與教育:家長務必落實監護責任,加強安全教育(交通、防溺水、防火、用電安全等)。
2.消除居家隱患:妥善保管藥品、化學品、尖銳物品,防止兒童誤食或誤傷。注意窗戶、陽臺防護。
3.選擇安全活動場所:選擇正規、有安全保障的場所進行娛樂活動,避免前往危險區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