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ews
發布時間:2025-10-17

46歲的李女士體檢發現前縱隔有一大小為9.5×7.7×4.6cm的腫物,為求進一步治療入住我院胸心血管外科。CT影像顯示這個“龐然大物”緊緊“趴”在升主動脈、主動脈弓、右鎖骨下動脈、肺動脈干、上腔靜脈及頭臂靜脈等重要大血管表面,如同在心臟和大血管旁“埋雷”,手術稍有不慎就可能損傷血管引起大出血。
鄧意平主治醫師介紹到李女士的手術難點主要在:一是精細解剖分離,這是手術的核心難點,尤其當腫瘤與重要血管、神經緊密粘連時(巨大腫瘤更常見),需要醫生極其耐心和精細地操作,一點點地將腫瘤從這些“生命線”上分離下來。二是血管處理,腫瘤可能包裹或侵犯無名靜脈、上腔靜脈等大血管。可能需要部分切除受侵血管壁并修補,甚至需要血管置換。三是神經保護,術中要盡力保護膈神經(影響呼吸)和喉返神經(影響發聲)等。四是完整切除腫瘤,盡可能將腫瘤連同包膜及周圍可能受累的組織(如部分胸膜、心包、脂肪、大血管等)整塊切除,避免復發。
術前胸心血管外科團隊聯合多學科評估風險,確定手術方式、風險防范與圍手術期應急方案。術中,胸心血管外科副主任呂忠柱主任醫師主刀,通過正中胸骨切開手術,憑借精準操作避開致命陷阱,成功拆除前縱隔巨大腫瘤、完成胸腺擴大切除,同時清掃了周圍淋巴結,在保證安全的前提下達到了R0切除。手術過程順利,術后患者順利脫機拔管,已順利康復出院。

被切除的腫瘤
前縱隔腫瘤是指生長在胸腔前縱隔區域的腫瘤,常見類型包括胸腺瘤、畸胎瘤、淋巴瘤等。多數為良性,但部分具有惡性可能。腫瘤增大時可能壓迫周圍器官,引發咳嗽、呼吸困難、胸痛等癥狀,嚴重時導致吞咽困難、聲音嘶啞或面部腫脹,早期發現至關重要,建議保持健康生活方式,定期體檢。前縱隔腫瘤雖復雜,但早期規范治療可顯著改善預后。若出現持續胸痛、呼吸困難等癥狀,請及時就醫。
呂忠柱主任醫師表示,這一高難度手術的成功完成,不僅為患者解除了病痛,也是我院胸心血管外科醫務人員不斷突破自身技術水平的又一印證。未來,胸心血管外科也將以仁心之術,守護生命通道,為胸部疾病患者點亮希望之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