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ews
發布時間:2025-10-13
9月30日璧山區中醫藥特色文化街區正式開街,璧山區人民醫院在中醫藥特色文化街區中布置了七大特色區域點位,以沉浸式體驗、互動式參與、專業化服務為核心,讓市民游客在歡度佳節的同時,深度感受中醫藥文化的深厚底蘊與獨特魅力,成為這個國慶假期極具特色的 “健康文化打卡地”。
一、健康義診暖人心,專業服務獲信賴
健康義診區作為街區的 “人氣擔當”,我院4位名中醫王曉川、張睿領、羅梅、張洪全程坐診,為市民游客提供免費健康咨詢、辨證診斷與養生指導服務。活動期間,我院累計接待咨詢者543人次,從慢性疾病調理建議到日常養生誤區解答,名中醫耐心細致的服務贏得了大家的一致認可。不少市民表示:“國慶不用跑醫院,在家門口就能讓名中醫看診,還學到了實用的養生知識,太貼心了!”

二、智能診療受歡迎,科技賦能健康管理
智能診療體驗區憑借 “黑科技 + 中醫藥” 的創新組合,成為年輕群體與家庭游客的重點體驗區域。人體成分分析儀、中醫體質辨識儀兩臺設備前時常排起長隊,游客只需幾分鐘就能獲取體脂率、肌肉量等身體數據,以及專屬的中醫體質報告。“第一次用機器測中醫體質,報告里的養生建議特別具體,以后調理身體更有方向了”,一位參與體驗的游客分享道。活動期間,兩臺設備累計服務756人次,讓更多人感受到科技為中醫藥健康管理帶來的便捷。

三、藥食同源受青睞,養生美味圈粉無數
藥食同源區將 “養生” 融入 “美食”,5 種特色代茶飲、5種膏方、3 種經典藥膳成為街區的 “舌尖亮點”,我院累計服務1000余人次。藥膳區的養生湯品、藥膳主食憑借 “美味不苦澀” 的特點,吸引眾多游客駐足品嘗;精心熬制的滋補膏方更是成為不少市民的 “假期伴手禮”。大家在品味美食的同時,直觀理解了 “藥食同源” 的中醫藥理念,實現了 “吃好飯,養好心” 的雙重體驗。

四、中醫藥產品受熱捧,健康好物帶回家
中醫藥產品展示區的中藥爽身粉、足浴包、洗浴包三款實用產品,憑借 “天然安全、貼近生活” 的優勢,成為街區的 “熱銷品”。溫和親膚的中藥爽身粉深受寶媽群體喜愛,驅寒暖身的足浴包成了中老年人的首選,清潔滋養的洗浴包則吸引了年輕消費者。活動期間,三款產品免費贈送了628 件,不少游客表示:“這些產品用著放心,把中醫藥的健康理念帶回家,日常養生更方便了。”

五、特色技藝體驗火爆,傳統療法圈粉游客
中醫特色技藝體驗區的耳穴、艾灸、火龍罐、拔罐、耳灸五大項目,以 “可體驗、可感知” 的特點,讓游客近距離感受中醫傳統療法的魅力。專業護士現場操作講解,從耳穴按壓的穴位原理,到艾灸的溫熱養生功效,再到火龍罐、拔罐的經絡疏通作用,游客們在親身體驗中收獲健康與知識。活動期間,五大項目服務671人次,不少游客體驗后表示:“以前覺得中醫療法很神秘,體驗后才知道這么實用,以后會嘗試更多中醫養生方式。”

六、研學活動趣味足,中醫藥知識 “活” 起來
研學中心的三大主題活動 ——“推拿育兒?岐黃童趣”“耳穴識微?本草匠心”“痧韻傳薪?墨香本草”,為學生與家庭游客打造了生動的 “第二課堂”。在 “推拿育兒” 活動中,可以學習簡單的小兒推拿手法;“耳穴識微” 活動帶參與者認識了耳穴與人體臟腑的關聯;“痧韻傳薪” 活動則將刮痧知識與本草文化結合,讓大家在筆墨間感受中醫藥的文化內涵。活動期間,研學中心累計接待438人次,讓中醫藥知識以更有趣、更易懂的方式走進大眾生活。
七、潮流文創人氣高,傳統文化煥新彩
潮流文創區的香包、手串、耳環、扇子互動制作項目,將中醫藥元素與潮流審美結合,成為街區的 “創意打卡點”。游客們選用艾葉、薄荷等中藥材填充香包,搭配中醫藥主題配件制作手串、耳環,在扇子上繪制本草圖案,親手打造專屬的中醫藥文創產品。活動期間,1033名游客參與了我院文創制作,大家帶著自己的作品拍照分享,讓中醫藥文化以更年輕、更時尚的方式傳播,實現了 “傳統文化年輕化” 的良好效果。

近年來,我院高度重視中醫藥服務能力,堅持以“中西醫協同發展”為宗旨,圍繞中西醫協同診療、中西醫結合人才隊伍建設等,全力為患者提供優質的中西醫協同醫療服務。在璧山區中醫藥特色文化街區活動中,我院深度參與、積極作為,不僅提升了群眾對中醫藥的認知與信任,也展現了我院傳承弘揚中醫藥文化的責任擔當,為中醫藥文化的傳承與創新注入了新活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