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ews
發布時間:2025-05-15
重慶醫科大學附屬璧山醫院
中醫藥文化宣傳教育基地正式揭牌成立

為深入貫徹落實《“十四五”中醫藥文化弘揚工程實施方案》,推動中醫藥文化傳承創新發展,2025年5月6日,中醫藥文化宣傳教育基地揭牌儀式在我院門診四樓隆重舉行,醫院領導班子、醫務部、護理部、中醫診療中心骨干代表共同出席了儀式。隨著紅綢緩緩飄落,標志著我院中醫藥文化宣傳教育基地正式成立。


重慶醫科大學附屬璧山醫院中醫藥文化宣傳教育基地分為歷史傳承、名醫風采、針灸奧秘、中藥炮制、外治技藝及文創展示六大板塊。
第一板塊 中醫藥歷史文化區

該區域展示了五千年中醫藥文化的歷史變革,收藏有東漢華佗搗藥罐、晉代洗眼杯、唐代熬藥罐、大醫精誠竹簡、宋代送子脈枕、戥子秤等珍貴文物展品,從不同角度詮釋了中醫文化的豐富內涵。特別是展出的《靈樞》《傷寒論》《金匱要略》等中醫典籍手抄古本,由我院中醫針灸科副主任王曉川(渝西王氏經方流派第八代傳人)提供,承載著中醫理論的深厚底蘊。
第二板塊 名中醫風采區

該區域匯聚了中醫史上的璀璨明星,包括扁鵲、華佗、張仲景、李時珍等古代十大名醫,這里有他們的生平事跡、醫學著作以及對中醫文化的杰出貢獻,感受他們為中醫文化傳承與發展所做出的不朽貢獻。
璧醫名中醫區域以“名醫墻”形式,集中呈現我院中醫團隊風采,包括“黃學寬名中醫工作室”、“王曉川名中醫工作室”、“張睿領中醫工作室”“羅梅中醫針灸工作室”、“張洪中醫治未病工作室”五大中醫工作室以及青山耳穴非遺傳承人胡曉麗、巴渝王氏針灸學術流派第四代傳承人林啟慧等名中醫信息,是百姓尋醫問藥的“定心墻”。
第三板塊 中醫針灸文化區

該區域重點介紹了針灸發展史以及人體十四經脈穴位。收藏有從古至今各個時期針灸所用的器具,包括新石器骨針砭石、青銅器時代黃帝九針、西漢金針銀針、東漢針灸羅盤、宋代外科針具、杵針、現代針具,它們見證了針灸歷史的悠久與傳承。
第四板塊 中藥炮制文化區

該區域展示了人參、三七、牡丹等105種中草藥標本,還有竹篩、毛刷、銼刀、刨刀、碾槽、剪刀等中藥炮制工具,通過這些展品可以了解中藥從采集到炮制的全過程,感受中藥炮制的傳統文化。
第五板塊 中醫外治文化區

中醫外治法是中醫治療的重要組成部分,包括灸療、刮痧、拔罐、推拿、耳穴壓豆、火熨術、貼敷等療法。這里可以看到各種外治器具和操作演示,通過親身體驗或觀看專業人員的操作,深入了解中醫外治法的原理和療效,感受中醫外治法的魅力。
第六板塊 中醫文創區

中醫文創區是中醫文化與現代創意的完美結合。這里展示了各種以中醫元素為靈感的文創產品,如中醫代茶飲、中藥藥枕、中藥香包、中藥書簽、中藥地圖等,不僅具有實用價值,更蘊含著深厚的中醫文化內涵。






重慶醫科大學附屬璧山醫院中醫藥文化宣傳教育基地以“傳承中醫精髓、科普健康知識”為宗旨,致力于打造集文化展示、科普教育、互動體驗于一體的綜合性宣傳教育基地,推動五千年中醫藥文化融入廣大老百姓心中。
【參觀指南】
地址:重慶市璧山區人民醫院門診大樓4層中醫藥文化宣傳教育基地
免費開放時間:每日8:00-12:00,14:30-17:30
如有團隊參觀講解需求,歡迎聯系醫務部(023)41626333預約
推薦動線:歷史區→名醫區→針灸區→中藥區→外治區→文創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