幾天前,璧山區人民醫院臨床營養科的營養師袁藝,被科室從實驗小學文星校區核酸檢測點召回做臨床治療工作。
“辛苦你了喲,把你‘抓’到這里忙了好幾天?!迸R行前,該核酸檢測點的衛生點長廖亭亭,一邊與他道別,一邊開玩笑地說道。
廖亭亭今年32歲,是袁藝的妻子,區人民醫院兒科副護士長。11月8日凌晨兩點,廖亭亭在睡夢中被電話驚醒,護理部緊急通知她擔任實驗小學文星校區衛生點長,執行核酸采集任務。
衛生點長要負責整個采集點的協調管理工作,采集前與行政點長協調工作時間、內容等,準備物資,鋪臺,現場指導社區志愿者穿脫防護服、核酸系統使用等,上臺輪換核酸采集,核對采集數據,整理標本、醫療廢物,聯系標本、醫療廢物轉運,處理各種現場臨時突發情況等,事情一大堆。
廖亭亭是入黨積極分子,曾多次主動請戰參與一線核酸采集任務。接到通知后,她趕緊起身,連夜聯系采集組隊員、統籌防疫物資。待確認所有隊員收到信息后,她才松了一口氣。
天還沒亮,這支臨時組建的核酸采集小隊就集結在一起。在清點人員時,廖亭亭卻發現3名采集隊員只來了2人,還缺1人。
她趕緊電話聯系詢問情況,原來,這位醫生所住小區在凌晨時被緊急劃為了臨時封控區,沒法參加這次采集任務。
采集隊員的空缺該怎么辦?臨時去找其他人,來不及。
正在焦急的時候,她突然想起,同在醫院臨床營養科工作的丈夫袁藝,連續加班大半個月后正在居家休整。雖然心痛丈夫,但在這個時候,她也顧不了那么多了。
“何不把他拉上?”廖亭亭趕緊給丈夫打電話。袁藝沒有猶豫,就答應了妻子的“安排”。廖亭亭在征得醫院領導同意后,把丈夫拉進了隊伍,迅速開拔。
袁藝這次臨時支援,還真派上了用場。
兩人的孩子平時跟著爺爺生活。女兒溪溪在文星校區讀書。學校里,原來有些孩子不愿采集核酸,聽說有個大白是溪溪的爸爸,大家都往那里排隊。
核酸采集完,休息間歇,袁藝又成為妻子的助手,忙前忙后幫著整理物品,搬運東西。
采集了幾天核酸,因為工作安排,袁藝返回自己的崗位。而廖亭亭繼續負責學校核酸采集工作,隨時準備接受任務,奔赴新的崗位。
(主編:商宇 編輯:羅建軍 審核:郭曉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