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ews
發布時間:2025-06-03
重慶醫科大學附屬璧山醫院
醫學影像科進修人員招生簡章
重慶醫科大學附屬璧山醫院(重慶市璧山區人民醫院)醫學影像科(放射科)始建于1959年,是以影像診斷為主,兼介入治療、教學、科研、預防為一體的影像臨床綜合科室。是重慶市臨床重點專科單位;是國家兒童區域醫療中心、西南兒科影像專科聯盟理事單位;是西南放射專科聯盟成員單位;是重慶醫科大學影像醫學與核醫學碩士學位培養單位;是重慶市璧山區區域影像質控中心掛靠單位;是重慶市璧山區醫學會放射醫學分會主委單位。年DR檢查量10萬人次以上、年CT檢查量10萬人次以上、年MR檢查量3萬人次以上、年DSA診療量3000人次以上。
一、科室基本情況
醫學影像科擁有一支臨床影像經驗豐富、技術力量雄厚、團結協作、醫德醫風優良的醫療團隊,現有醫、技、護、勤人員共54人,其中高級職稱5人、中級職稱25人;醫生22人、技師25人、護理及工勤人員7人;博士研究生3人(含在讀2人)、碩士研究生14人(含在讀5人)。科室分為影像診斷與介入、影像技術、影像護理3個學組。科室擁有重慶醫科大學碩士研究生導師1人,重慶醫科大學副教授1人,重慶市區縣醫學頭雁人才1人,中國醫師協會放射醫師分會青年委員1人,中華醫學會放射學分會腹部學組全國腹部影像學優秀青年學者1人,中華醫學會影像技術專委會PACS委員會委員1人,重慶市醫學會和重慶市醫師協會放射醫師分會、影像技術專委會委員、各學組委員共10余人。
二、亞專業分組
(一)影像診斷:分為神經學組、肌骨學組、心胸乳腺學組、腹部學組。
(二)影像技術:包含普放組、CT組、磁共振組、DSA組。
(三)影像護理學組。
三、設備情況及診療特色
科室擁有寶石能譜CT在內的螺旋CT機5臺,3.0T及1.5T超導磁共振機各1臺,數字平板血管機(DSA)2臺,多功能胃腸機、數字攝片機、數字乳腺機、骨密度機等先進檢查設備。常規開展全身各系統影像檢查及診斷工作,其中能譜CT應用,CT低劑量早期肺癌篩查,CT心臟冠脈成像,CT血管成像及后處理重建;磁共振血管成像、磁共振水成像、磁共振彌散成像、磁共振波譜成像、磁共振動脈自旋標記灌注成像、磁共振神經成像等新特技術,相關技術處于重慶市、區同級別醫院前列,已成為集醫療、科研、教學為一體綜合發展的現代化專科。
四、特色技術
(一)技術一:腦卒中“一站式”CT檢查,包括CT平掃(NCCT),CT血管成像(CTA)和CT灌注成像(CTP),成像方法簡便,3-5分鐘即可完成檢查。只需一次檢查即可完成腦卒中治療前評估,為患者得到及時有效的治療提供有力支持。
(二)技術二:心臟磁共振被稱為心臟“一站式檢查”,通過多種掃描序列對心臟進行綜合成像,具有無電離輻射、大視野、任意平面成像等優點,可重復性強,空間、時間和軟組織分辨力良好,還可以實現在體組織“病理影像化”。
(三)技術三:肺結節三維可視化重建檢查。可結合原始軸位圖像清晰顯示肺結節與周圍毗鄰關系,尤其是與周圍動靜脈血管的解剖關系,指導臨床手術方式的抉擇。
(四)技術四:肝特異性對比劑磁共振增強檢查,普美顯(釓塞酸二鈉)注射液是一種肝細胞特異性對比劑,可以提供普通磁共振增強的圖像,還可以獲得清晰的肝細胞特異性圖像,肝特異性對比劑磁共振增強的優勢在于能發現小于1cm的肝內病灶,為肝癌提供特異性的診斷和鑒別診斷信息,提高肝內病灶的檢出率,有助于肝內病變的準確診斷。
(五)技術五:胰腺炎和代謝性肝病磁共振成像檢查。針對急性胰腺炎的磁共振成像檢查能提供胰腺內外、腹膜后間隙的病理變化圖像,為胰腺炎的嚴重程度早期評估、局部并發癥評估提供重要參考依據。肥胖癥相關的代謝性肝病磁共振成像檢查能無創性提供肝臟脂肪含量的情況,以及評估人體的皮下、內臟脂肪和肌肉面積/體積相關信息,為減重手術的開展和術后影像學隨訪提供循證依據。
五、科研與教學
科室承擔重慶醫科大學、重慶醫藥高等專科學校等高等醫學院校的臨床教學任務以及全科醫師的規范化培訓。重慶市內外部分高校影像專業實習生臨床帶教,放射從業人員的進修培訓。承擔重慶市璧山區區域影像質控及遠程會診工作,定期組織理論培訓、線上及現場質控檢查。成立了以分管院領導任組長的影像遠程會診中心專家組,參與本區域遠程影像會診工作及報告書寫及審核工作。科室承擔重慶市省部級科研課題研究5項、廳局級科研課題7項、院內科技創新團隊項目2項。在國家級核心期刊和SCI收錄期刊發表論文近30篇。多人任職于國家級、市級、區級等各級學術組織。
六、進修內容及安排
全面學習醫學影像科的各項業務,包括影像診斷、影像技術、影像護理等方面的知識和技能。
參與科室的日常工作,如 X 線、CT、磁共振檢查及介入診療等,在實踐中提升專業水平。
接受科室的教學安排,包括業務學習、文獻分享、疑難病例討論、實踐操作指導等,提高臨床思維和解決問題的能力。
(一)報名條件:
1.醫生:須取得國家《醫師資格證書》和相應專業的《醫師執業證書》并經所在單位注冊,且在相關專業科室從事臨床工作一年以上。不接收跨類別(中醫、口腔、公衛)進修人員。
2.醫技:須具有大專及以上學歷且具有相應執業資格證書或上崗資格證書。
3.思想政治素質好,身心健康,醫德醫風良好。
(二)進修時間及費用
1.進修時間:醫師類系列進修人員,原則上單個科室進修期限(全脫產)不少于 6 個月。醫技、輔助科室技師類進修人員,原則上單個科室進修期限(全脫產)不少于 3 個月。
2.進修費用:按照醫院相關規定執行。
聯系人:謝老師(科研部)、 魏老師(醫學影像科教學秘書)
聯系電話:023-41410045、15923579401
歡迎廣大醫學影像學專業人士前來重慶醫科大學附屬璧山醫院醫學影像科進修,共同提升醫學影像專業水平,為患者的健康服務!影像之光,照亮健康!
師資簡介
肖波 副主任醫師、副教授、中共黨員、醫學影像科黨支部書記、醫學影像科主任、醫學博士、重慶醫科大學碩士生導師、重慶市區縣醫學頭雁人才、國家住院醫師規范化培訓基地放射學導師、中國醫師協會放射醫師分會全國青年委員、中國研究型醫院學會感染與炎癥專委會腹盆學組委員、重慶市醫學會放射醫學分會委員、重慶市醫師協會放射醫師分會委員、重慶市璧山區醫學影像質量控制中心副主任、重慶市璧山區醫學會放射醫學分會主任委員、成都高新醫學會放射醫學分會常務委員。主要從事消化性疾病影像學的臨床、教學和科研工作,對肝臟和胰腺疾病(尤其是胰腺炎)有深入的研究和豐富的影像學診斷經驗。主持省部級、市廳級科研項目7項。以第一作者或通訊作者發表SCI論文16篇、《中華放射學雜志》等中文核心期刊論文40余篇。獲四川省醫學會青年科技獎二等獎1項(第一完成人)、四川省科技進步獎一等獎1項、國家發明專利1項。系《Artif Intell Med Imaging》、《European Journal of Radiology》、《磁共振成像》雜志、《中國普外與臨床雜志》、《中國中西醫結合影像學雜志》等雜志編委或審稿人。
擅長:肝臟疾病、胰腺疾病、急腹癥、腹膜腔和腹膜后疾病的影像學診斷。尤其擅長消化道、胰腺癌的CT/MRI較早期診斷和MRCP診斷。有豐富的上下消化道造影和空氣灌腸整復復位診治經驗。
蔣興紅 副主任醫師、民主同盟會會員、醫學影像科副主任、第七屆重慶市醫學會放射醫學分會委員、重慶市璧山區醫學會放射醫學分會副主任委員。
擅長:各類多發病及常見疾病的CT和磁共振診斷。
彭正偉 副主任醫師、民主建國會會員、醫學影像科副主任、重慶市健康促進與健康教育學會第一屆影像醫學專業委員會委員、重慶市婦幼衛生學會放射醫學專委會第一屆委員、重慶市醫師協會放射醫師分會第一屆委員會腹部影像學組委員、璧山區醫學影像質量控制中心專家組成員、重慶市璧山區醫學會放射醫學分會副主任委員。
擅長:各類多發病及常見疾病的CT和磁共振診斷。
王勁 副主任醫師、中共黨員、醫學影像科黨支部支委。擅長各類多發病及常見疾病的CT和磁共振診斷,擅長CT、MRI診斷。
擅長:外周血管、肝癌、子宮肌瘤及食道支架等介入手術。
魏梅 副主任醫師、重慶醫師協會放射醫師分會神經影像學組委員,重慶醫師協會放射醫師分會頭頸影像學組委員。
擅長:DR、CT、MR肌骨影像診斷。主持區課題及市科衛聯合課題各1項,發表多篇論文(含SCI 1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