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布時間:1899-12-31
“有召即回,回必戰、戰必勝!”
他是一名共產黨員,是一名主治醫師,也是駐港部隊的退役軍人,他就是我院心血管內科醫生閆慶凱。沖鋒無畏,奉獻無悔,如今,他不忘戰士本色,奮戰在抗疫的戰場上——
駐港部隊鑄忠誠
閆慶凱是吉林人,2003年從重慶第三軍醫大學畢業后,服役于中國人民解放軍駐香港部隊深圳基地教導團。
“駐港部隊是一個較為特殊的部隊,尤其強調政治紀律,管理環境可謂全軍最嚴。”閆慶凱說道,服役期間,他接受了最嚴格的品行教育、法紀法規教育、愛國主義教育以及黨性教育,日常訓練和工作生活中,任何一個環節、任何一個細節都必須遵規守紀,容不得絲毫差錯。
他曾經參與香港回歸15周年大閱兵、世界大運會的醫療保障工作,多次參與各地洪澇災害的搶險救災。穿上軍裝、戴上黨徽的那一刻,閆慶凱就立下誓言,為黨、為國、為民,他將一往無前,無所畏懼!
2017年,閆慶凱從部隊轉業回到重慶,在我院心血管內科擔任主治醫師。對此,閆慶凱說:“每個一線崗位都是陣地,脫下軍裝不代表卸甲歸田,而是一種轉身蛻變。”
15年的駐港部隊服役經歷,讓他養成了嚴格的紀律意識和一絲不茍的工作態度,為其今年在防疫工作中的出色表現打下了堅實基礎。

烈火當中顯本色
“飛哥,我主動請戰報名支援一線!10年黨齡,13年臨床經驗,轉業軍人,講政治、講原則。服從命令,聽從指揮!”這是大年初二,醫院向全院發出支援號召的幾分鐘后,閆慶凱向感染病區負責同志丁飛發去的信息,憑著一腔熱血點擊“發送”時,他甚至沒和家里人商量。
“我雖然是心內科專業醫生,但是在部隊的十幾年里一直負責整個大內科的工作,其中就包括了流行病學、預防保健等版塊。”閆慶凱說,他相信自己經驗足夠豐富、能力足以勝任抗疫一線的工作。
初到感染病區,閆慶凱在并不寬敞的行李箱中裝上了自己的軍裝,掛在寢室,時刻提醒自己軍人的使命和擔當。他心系疫情最嚴重的湖北,5次向醫院領導請戰援鄂,都是由于崗位責任重要被留下。
閆慶凱在感染病區擔任醫療組組長,負責對進入病區的每一位患者進行檢查、治療,需與確診及高度疑似病人直接接觸。一天工作下來,他感受到疲勞與壓力不比在軍隊低。
“我的爸爸是我心中的英雄!”8歲的兒子為閆慶凱寫詩打氣,還畫出了自己心目中偉岸的父親形象。閆慶凱讀著讀著,不禁潸然淚下,家人的支持,成為他“上陣殺敵”的不竭動力。


疫情戰場露真情
前不久,感染病區里送來了一位年僅七歲的小女孩。對其進行診斷的時候,閆慶凱驚訝地發現,女孩的身邊沒有家人,她將獨自一人被隔離在這里。女孩的雙眼已經哭紅,神情里滿是恐懼和悲傷。
這個情景深深刺痛了閆慶凱的內心。“我一時想不到該說些什么來安慰她,想要給她一個擁抱,但不被允許。只能向她豎起大拇指,夸她是個堅強的孩子。”閆慶凱回憶到,一開始,女孩配合治療并不積極,動不動就流眼淚,為了和她打近關系,閆慶凱托人從外邊買來各種玩具。每次他進入隔離區,女孩就能收到禮物。
“我照著女孩的樣子,用橡皮泥捏出小兔子送給她的時候,她第一次沖我笑了。”說出這句話的時候,閆慶凱藏不住臉上的笑容。
很多時候,比起身體的病痛,患者心理上的痛更令閆慶凱揪心。情緒激動不接受治療的、整日埋頭悶悶不樂的,他都看在眼里,痛在心里。他覺得自己不僅要作為醫生,還要以朋友的身份去對待他們。
“一個武漢回璧的患者,送來時哭鬧著要離開,確診后送去永川進一步治療時,卻笑著向我鼓勁加油……”閆慶凱講述著他與患者相處的點點滴滴,這個高大威武的退伍軍人,話語里透著無盡的溫暖與柔情。


脫下軍裝,軍魂猶在。
“疫”線作戰場,白衣作戰袍,在這場沒有硝煙的戰爭中,閆慶凱再一次化身戰士,奏響了“退役不褪色”的時代凱歌。
重慶市璧山區人民醫院 版權所有
地址:重慶市璧山區璧泉街道雙星大道9號 電話:023-58800389 技術支持:訊邁科技